建國初期,我國石化工業(yè)用泵全部依靠。我國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中期,先后了國產代和代流程泵和泵。改革開放后,在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和總結國內流程泵30生產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,推出了我國第三代石化用泵。這些泵的技術經濟指標和性雖然有了很大提高,但與同類產品相比,在各個方面仍有差距。在今后的中,泵行業(yè)不能只把目標定在滿足用戶起碼的要求上,而應朝著石化用泵的整體發(fā)展趨勢迎頭趕上,以API610標準為目標例如API610規(guī)定,泵需連續(xù)運行3年,泵使用壽命應為20年。
離心泵是葉片式泵的一種,由于這種泵主要是由葉輪(一個或多個)旋轉時產生離心力而輸送液體的,所以叫做離心泵。離心泵的主要工作部件是吸入室、葉輪、壓出室,其核心是葉輪。當泵內灌滿液體時,由于葉輪高速旋轉,液體在葉輪作用下產生慣性離心力,慣性離心力驅使泵內的液體沿葉片流道向四周甩出去,由于液體在泵中通過旋轉的葉輪獲得能量,使液體的壓力和流速都增加,于是液體就沿排出管流出,并由于壓力的作用而將液體升至高處。當將泵內和吸入管灌滿液體而啟動后,葉輪中心附近的液體受離心力作用而被甩向葉輪周圍,這時在葉輪中心附近形成低壓區(qū),而儲液槽內的液體在壓力作用下對泵內和泵外之間產生一個壓差,液體在壓差的作用下,經吸入管進入葉輪中。因此,葉輪不斷旋轉,泵便能不斷吸入液體而連續(xù)不斷地工作。
吸入室的功用是將液體從吸入管均勻地引入葉輪,減少壓力損失。壓出室的功用是先將葉輪甩出的高速液體收集并引到排出管,但由于壓力損失是與流速平方成正比,因此將壓出室流道截面制成逐漸增大的形態(tài),使流速降低按伯努利方程式原理,在總量不變下,速度能降低,則壓力能增加,而壓力能正是我們所需要的,所以壓出室主要作用是轉換液體能量的形成。
總之,離心泵工作原理,簡單的說是:靠泵內外壓差將液體吸入,靠葉輪使液體獲得能量,靠壓出室將速度能變?yōu)閴毫δ苄问健?br />